笔趣阁

笔趣阁>红楼琏二爷 > 第973章 大婚六(第2页)

第973章 大婚六(第2页)

贾琏起身,亲自为他斟了一杯茶:“从今往后,你们的孩子也是我们的孩子。我会派最优秀的教习去,带课本、带医术、带公平的理念。但你要答应我一件事??任何阻挠女子入学的人,无论身份高低,一律罢黜。”

阿古尔台双手接过茶碗,郑重道:“我以苍天为誓。”

三日后,第一批赴漠北的女教师启程。领队的是明心讲舍毕业生林婉儿,年仅二十一岁,曾在模拟庭审中一举驳倒三位老刑名师爷。临行前,她在西山陆明远墓前跪拜,献上一枚刻着“星火”的铜牌。

“先生,我去远方种树了。”她低声说,“等它长大,也会遮阴。”

与此同时,江南余毒未清。虽复兴书院已被查封,但民间仍有私塾暗中传授“女德经”,甚至出现“贞节榜”,列出所谓“守礼典范”,鼓吹缠足、殉夫等陋习。更有甚者,绍兴一富户竟为其十岁幼女举办“冥婚”,声称“早早定亲,免其淫念”。

消息传至京城,贾琏怒极反笑:“他们是要把女孩当成死物供奉吗?”

当夜,他下令启动“净流行动”。宪政司联合刑部、大理寺,调集三百名星火密探,分赴十二省彻查非法私塾与封建陋习。凡发现传播性别压迫内容者,立即查封;组织冥婚、强迫缠足者,按《严禁思想奴役令》从严惩处。

七月初七,杭州府爆出大案:当地一名乡绅勾结道士,设立“阴学堂”,专收孤女,灌输“投胎赎罪”“侍男即修行”等邪说,并逼迫少女服药致残,以防“心野”。星火密探潜伏月余,终于掌握证据,雷霆出击,救出受害女童四十六人,最小者仅六岁,已无法言语。

贾琏亲赴杭州督办此案。面对跪地求饶的主犯,他冷冷道:“你说你在修功德?那你可知,每一个被你毁掉的女孩,都是未来可能拯救千人的法官、医生或教师?你灭的不是她们的嘴,是你这个民族的希望。”

最终,主犯斩首示众,从犯流放岭南,涉案道士全部革除道籍,永不录用。朝廷发布《禁止精神控制令》,明确规定:任何形式的心理洗脑、宗教极端主义灌输、贬损人格的“教化”行为,均属重罪。

此举震动天下。支持者拍手称快,称贾琏为“人间正气之柱”;反对派则暗中串联,散布谣言,说他“借新政铲除异己”“纵容妇人干政,败坏伦常”。

某夜,贾琏归途遇袭。黑衣刺客藏身巷口,弩箭破空而来,幸被秦骁察觉,飞身挡下,肩头中箭。刺客逃逸,只留下一枚刻有“复礼”二字的玉佩。

“又是他们。”秦骁咬牙忍痛,“没想到连江湖人都被收买了。”

贾琏握紧那枚玉佩,眼神冰冷:“看来有些人,宁可用血洗街,也不愿看到女孩拿起书本。”

翌日,他在宪政司门前当众烧毁玉佩,宣布:“从此以后,任何针对教育工作者、女学生及改革派官员的暴力行为,都将被视为叛国重罪,株连九族。”

震慑之下,暗流暂息。

然而真正的风暴,来自宫廷内部。

八月十五,中秋宴上,一位宗室郡王醉酒失言:“贾琏不过一介外戚,竟敢干涉皇族婚配制度!我侄女不愿嫁那老将军做继室,他就派人调查我家田产,威胁削爵?简直是以下犯上!”

此言一出,席间多位亲贵附和,矛头直指宪政司越权。

宁桓沉默良久,终开口:“去年,这位郡王的妹妹,因丈夫欲纳妾而依法提起诉讼。按《婚姻保障法》,她有权反对。结果如何?她胜诉了。于是她兄长派人半夜纵火,烧了她的屋子,逼她自尽。若非星火及时赶到,早已冤死。”

他冷冷扫视全场:“你们口中的‘礼法’,就是让女人闭嘴、烧屋、逼死?而贾琏维护法律,反倒成了‘以下犯上’?朕倒要问问,究竟谁在破坏秩序?”

众人噤若寒蝉。

宁桓起身,举杯道:“今日中秋,朕不谈政事,只说一句心里话:若将来我的女儿也遭遇不公,我希望这天下,还有一个贾琏,敢站出来为她说话。”

满殿寂静,唯有烛火摇曳。

自此,皇族对宪政司的敌意稍敛,但仍有人暗中抵制。尤其几位年长公主,拒不送女儿入学,声称“皇家女子无需学律法”。

黛玉得知后,未动怒,反而亲撰《皇室女子教育倡议书》,列举历代皇后贤妃因无知而遭权臣操控之案例,提出“宫中设女学,培养公主参政能力”,并建议遴选优秀女学生入宫伴读,促进交流。

宁桓阅后大悦,当即批准。首批十名明心讲舍高材生入宫授课,教授公主们算术、地理、法律基础。起初贵女们倨傲不屑,不久却被课堂辩论吸引。一次课上,一名十三岁的小公主质问:“为何男子可继承爵位,女子不行?”

女教师答:“因为旧法如此。”

小公主反驳:“可《宪法纲要》说‘人人平等’,难道公主就不是人?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