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骑车来的呀?”看到他身边的二八杠,她不由得问道。
时应染笑着拍拍后座,“倩姐给做了张坐垫,你试试,肯定
不硌屁股。”
贺知风半晌没说话。
这年头,自行车后座可是个微妙的位置。
但时应染一直对她规规矩矩,热情却不逾距,应该不是那个意思。而且现在夜黑风高的,没人能瞧见。想了想,她没打算跟自己的两条腿过不去,大大方方坐了上去。
“你骑慢点。”贺知风嘱咐了句,用手扣住座板底部。
时应染立马应了,脸上表情如常,声音却有些往上飘。
玛德,心跳好快。
“坐好了吗?”他问。
“坐好了,出发吧。”
贺知风话音刚落,稳重可靠的二八杠就猛然晃了一下,把她吓了一跳。
时应染赶紧稳住龙头,蹬起脚踏板,在深夜无人的街头飞驰前行。
耳边,沁凉的夜风呼啦啦吹着。
滚烫的血液向他的四肢疯狂奔流着。
一时间,气氛寂静到了极点,两人看着路灯下时隐时现的影子,都默契地没有说话。
不久,他们便远远地看到那个人影幢幢、悄声细语的地方。
时应染不禁感觉时光倒流,仿佛上辈子的经历只是黄粱一梦。
同旧时代相比,九十年代的鬼市变了许多。
现在,几乎每个摊主都带了电筒、蜡烛、煤油灯之类的照明工具,大家低声讨价还价,甚至还有人架起了卖羊肉泡馍的摊子,散发出阵阵香气,丝毫没有旧时祖辈们描述的那种阴森诡谲的感觉。
时应染挑了个清冷的角落,把花瓶往布上一搁,等客上门。
贺知风也跟他一起
随便找了块石头坐下,好奇又兴奋地打量着四周。
借由昏暗的灯光,时应染不动声色地观察。
很快他们就发现,这里受欢迎的不只是古玩,还有随声听、收音机、铝制饭盒这类限量供给的东西,甚至还能看到一些从港城来的进口货。
两个多小时过去,附近几个摊子都有成交,只有他这里依然无人问津。
“你一点也不着急么?”贺知风淡笑着问。
时应染故作高深地点了点头,“不急,急什么,一回生二回熟嘛,明天再来就是。”
眼瞅着天快亮了,两人收拾收拾东西准备离开,一个老头突然在他的摊位前蹲下:
“这是哪个年代的?”
“清代,乾隆。”时应染回答。
那老头迟疑了一下,似乎不信:“确定是乾隆?”
时应染挑动眉梢,“童叟无欺。”
老头顿时多了几分兴味:“依我看,顶多就是清末吧,小兄弟,小心风大闪了舌头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