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彪哥评三国 > 第196章 杨修五(第1页)

第196章 杨修五(第1页)

杨修恃才傲物,只是让曹操忌恨和厌恶,还不是被杀的主要原因,鸡肋事件只是杀杨修的借口而已。

杨修之死,最主要的原因是参与了曹操两个儿子的夺嫡之争。政治斗争异常凶险,一旦陷入了其中的旋涡,要想再抽身而退,这是不可能的。

曹植,字子建,是曹操的。

曹操曾经看了曹植写的文章,惊喜的问他:“你请人代写的吧?”

曹植答道:“话说出口就是论,下笔就成文章,只要当面考试就知道了,何必请人代作呢!”

所谓惺惺相惜,才华卓著的曹植喜爱杨修之才,常邀杨修谈论,终夜不息。

曹植才华卓著再加之性情坦率自然,不崇尚奢华,这自然很合曹操的口味。

曹操与众官商议,欲立曹植为世子(继承人)。

曹植几次差点成为世子。

曹丕是曹操长子,文学才华比不上曹植,但政治、军事才能和心计上更胜一筹。

曹丕的智囊是司马懿、吴质等,他们政治才能以及谋略应该说公认是汉魏谋士和大臣中的上上之选。

而曹植的智囊是杨修等人,清一色文士,没有什么政治和军事经验,远不如司马懿、吴质之流的老谋深算,这样在政治斗争中自然就差了一截。

曹操要考察曹丕、曹植的才干。

一日,令二人各出邺城门,却暗中派人吩咐门吏,令勿放出。

曹丕先到,门吏阻拦,曹丕只得退回。

植听说后,向杨修请教。

杨修说:“你奉王命而出,如有阻拦的,直接杀了他即可。”

曹植到了城门,门吏阻住。曹植叱骂:“我奉王命,谁敢阻当!”立即将门吏斩杀。

于是曹操认为曹植能力更强。

但后来有人告诉曹操说:“这是杨修所教的。”

曹操大怒,因此亦不喜爱曹植。

而曹操有一次出征,曹丕、曹植一起送送行。

曹植歌功颂德,言辞华丽,令左右叹服,曹操也非常高兴。曹丕自感不如,怅然若失,然而吴质在他耳边教导:“魏王临行,不须多言,只需流泪就可以了。“

辞行之际,曹丕只是泪流满面拜别,曹操王及左右俱感唏嘘,于是都认为曹植的言辞华丽动听,而诚心不及曹丕“。

曹丕在吴质的策划下,多次算计曹植和杨修,曹操逐渐不喜曹植,曹丕在夺嫡的争斗中占了上风。

曹植的失宠,很大程度上是杨修的小聪明不敌吴质老谋深算的政治心计。

政治争斗失败,特别是夺嫡之争失败,从古至今,会意味着什么结局,大家都懂的。,,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