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彪哥评三国 > 第197章 杨修六(第1页)

第197章 杨修六(第1页)

曹操在确定世子的问题上曾思虑了很久,踌躇不定。

贾诩是深得曹操器重的谋士和重臣,曹操向贾诩问计:“我打算册立继承人,当立谁?”

贾诩不答,操问其缘故,贾诩说:“正有所思,因此不能即答。”

曹操问:“何所思?”

贾诩只回答了一句话:“思袁本初、刘景升父子。”

曹操大笑,于是立长子曹丕为王世子。

贾诩看似没有态度,实则态度明显明确,他明确偏向了曹丕,看似简单的一句话,实则非常不简单,蕴含着深意。

袁本初即袁绍,生前未立世子。官渡之战后不久,袁绍去世,其谋士审配等伪立遗令,拥立袁绍第三子袁尚为继承人,长子袁谭不能继位,心怀愤恨。

后袁谭、袁尚兄弟阋墙,相互攻杀,袁谭兵败后,竟联合最大的敌人曹操共同攻打袁尚。

结果,曹操不费吹灰之力消灭实力冠于诸侯的袁氏家族,一举平定黄河以北。

刘景升即刘表,与袁绍一样,生前未确立继承人,死后,其妻蔡氏、妻舅蔡瑁等人伪立嫡亲刘琮(刘表次子)为继承人,长子刘琦被迫害,只得避祸于江夏,依靠刘备才得以保住性命,荆州人心不稳,不久即被曹操所灭。

贾诩的话对曹操触动很大:袁绍、刘表二人均未在生前确立世子,且均废长立幼,埋下隐患;而未能成为继承人的袁谭和刘琦,均拥有自己的智囊和兵马,实力足以与继承人相抗衡。

曹操决事果断,有了袁绍和刘表的前车之鉴,在听取贾诩意见之后,当即决定立长子曹丕为王世子,消除第一个隐患。

确立王世子后,曹操的眼光更加长远,他还要帮助曹丕把竞争对手曹植的势力剪除,确保世子的地位绝对稳固,以免重蹈袁绍和刘表的覆辙,消除第二个隐患。

因此,替曹植出谋划策的智囊团自然成为曹操铲除的目标,杨修之死绝不只是因为鸡肋事件那么简单,杨修是曹植的第一智囊,他实际的死因是政治斗争中的一个牺牲品。

到底是杨修的小聪明累及了曹植,还是曹植累及了杨修呢?

这个问题有点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,只有天知道。

不过,有句话说:女怕嫁错郎,男怕入错行。

而做官怕的是站错队,从结果来看,司马懿站对了曹丕的队伍,一直被曹操猜忌的他最后咸鱼翻身,最后不但躲过一劫,而且篡夺了曹魏的天下;而杨修站错了曹植这个队,却从被曹操喜爱之人变成其刀下之鬼。

政治上,不站队就难有出头之日,但站队就像赌博,不是买大就是买小,不但靠眼光,有时也凭运气。

假如是曹植赢了呢?

那就不是互相连累,而是互相成就了,用现在的话来说:double。,,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