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人脸上笑呵呵地,上面的人物栩栩如生,孩子胖嘟嘟的脸颊,老人的慈,仿佛活了般,任谁都能感受到田团员对我喜庆和欢乐。
上面刻着几个字,正是阖家欢乐。
这只是其中一个款式,还有送同辈的万事如意,一帆风顺,送自家夫人的只此明月,还有送长辈的延年益寿,福如东海。
这些礼盒上无一例外,统一印着一句话,今年过节不收礼,送礼就送满记卤肉。
没有前世的真空袋,赵依依只能用油纸,油纸是密封好的。
赵依依试过,在如今的气温下,能成三日。
但也足够了,卤肉本就是即食,加上销售时特意的提醒,大家都不会放那么久。
为了将满记宣传出去,赵依依雇了二三十个孩子,不需要做别的,只需要将那句广告语在大街小巷传唱。
等三日后,赵依依又派出一部分孩子四处发传单。
“传单”也是赵依依自制的,因为现在的人识字不多,赵依依以画的形式,描述了一个新女婿送礼,闹乌龙的笑话,最后结尾处,是一句,送礼就送满记卤肉。
“依依,咱们定什么价格?”孙英子问道。
“每个礼盒不少于一两银子。”
孙英子目瞪口呆,“一两?是不是太贵了。”
礼盒虽然看着好看,可是里面放的卤肉不多,最贵的全家福系列,按照以前的价格,还不到两百文。
礼盒也是选的常见的木材,尤其是她们是批量订购,一个盒子成本不足五十文。
这样算下来,利润翻了三倍都不止。
孙英子心里打鼓,“依依,卖那么贵,会有人卖吗?”
赵依依轻松一笑,“英子姨,过年送礼最看重的是面子,咱们定这个价位,自然把一些客人排除在外,剩下的人,一两银子对于他们,根本不值一提。”
果不其然,等雅哥儿满月酒办完后,凡事路过满记卤铺的人,下意识就想起那句:今年过节不收礼,收礼只收满记卤肉。
孙英子会到县城,忙的就没停下来过。
因为熟食的保质期不长,许多人不想送那么早的礼,又怕到时抢不到。
孙英子灵机一动,提出可以先付定金,留下地址,可以免费上门。
为此,人就不够了。
正好也是巧的很,之前来参加雅哥儿满月酒的一位大山村妇人,想让顾文淑帮忙问问,县里的铺子还招不招人,她的一双儿女在家也是闲着,如今大了,多少能挣点钱,为家里分担。
这位妇人人称拐棍嫂,男人因为早年意外瘸了一条腿,不能干重活,常年拄着一根棍子,重担落在她一人身上。
她也是个苦命的,不农忙时,全靠卖菜养活一家子,幸好有一对龙凤胎孩子支撑着。
赵依依见了两人,男孩叫赵玉龙,女孩叫玉凤。
十五六的年纪,三人虽在同一个村庄,赵依依却对两人没印象。
听拐棍嫂说,两个孩子十分懂事,不是帮她下地干活,就是在家里照顾他们的爹,很少出门玩。
两人虽然年龄比赵依依大一点,却都低着头,局促地揪着发黄的衣角。
尤其是哥哥玉龙,看到干净的地面,将自己露脚趾的右脚悄悄藏到左脚后面。
“留下吧。”赵依依一句话,让母子三人湿了眼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