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蒋川看来,他家的凌翔茜板上钉钉能够入选这次的形象大使,届时陆泽便要跟茜茜在一起搭档拍摄。
这种结果,蒋川是能够接受的,至少不是搭档楚天阔那个家伙,如果是楚天阔的话,那简直比杀了蒋川都要难受。。。。
风卷残云,晨光如刀劈开天际。陈星站在跃迁点前的最后一座哨站外,望着远处那道横贯地平线的银色弧光??那是XN-889-β7区域的空间褶皱,如同宇宙被撕开的一道细缝,正缓缓吞吐着扭曲的引力波。他的日志仪不断发出低鸣,提示孢子序列已与目标坐标完成九十七次同步校验,掌天瓶残余的能量正在体内脉动,像一颗微弱却执拗的心跳。
他没有回头。身后小镇的篝火早已熄灭,但那些孩子抄录在纸上的问题仍在他脑海中回响:“星星为什么会眨眼?”“梦是不是另一个世界的现实?”“如果我不记得昨天,我还是我吗?”这些问题不再只是童言无忌,而是思想火种落地生根的声音。
“你真的相信,每一个世界都能醒来?”老人曾这样问过他,在启明号残骸旁,在静默核心即将崩解的前夜。
“我不信。”那时的他握紧徽章,“但我愿意为每一个可能醒来的瞬间去赌。”
现在,他要奔赴下一个赌局。
踏入跃迁通道的刹那,空间如玻璃般碎裂。眼前不再是熟悉的星空图景,而是一片倒悬的城市??楼宇根系朝天,街道如藤蔓垂落虚空,车辆与行人漂浮在半空,仿佛时间在此处失去了方向。重力呈螺旋状分布,空气中有无数细小的光斑游动,像是被放逐的知识碎片,在等待重组。
这里是XN-889-β7,代号“镜渊”。
陈星稳住身形,落地时脚底传来金属共鸣。他发现自己站在一座图书馆的顶部,书架从天花板倒插下来,书籍悬浮其中,封面文字不断变换,似有生命般自我修订。一本《量子伦理学导论》自动翻页,跳出一行红字:【警告:外部意识入侵检测中……身份验证请求:请回答‘第一个让你怀疑规则的问题是什么’?】
他笑了。
“我五岁那年,看见妈妈烧掉了一本书。她说是坏书。我问她,‘你怎么知道它是坏的?’她说,‘因为上面写着不能读。’我就想,如果连内容都没人看过,怎么知道它说的是真是假?”
话音落下,整座图书馆震颤了一下,随即所有书籍齐齐转向他,封面上浮现统一标识:?认知兼容性确认。欢迎归来,守问者。
一道机械女声响起:“您已被录入‘觉醒链’第114层级权限名单。当前本地文明跃迁指数:63。2%。主节点位于‘钟楼之心’,是否前往?”
“是。”
他沿着倒悬的楼梯下行,每一步都踏出涟漪般的光晕。途中所见令人窒息:学校教室里,学生用思维投影解构相对论;医院病房中,病人通过脑波共感治愈心理创伤;甚至连监狱高墙也被改造成巨型黑板,囚犯们每日轮流书写哲学命题,并由公众投票评判其逻辑严密性。
这里不是反抗归序联盟的战场,而是一个已经部分挣脱桎梏的世界,正在尝试重建认知秩序。
而在城市中央,那座被称为“钟楼”的建筑尤为奇特??它并非用来报时,而是记录“提问频率”。每当有人提出一个原创性问题,钟摆便轻轻晃动一次;若该问题引发连锁思考,则整座塔身泛起蓝光,持续时间取决于影响广度。
此刻,钟楼正剧烈震荡,光芒几近饱和。
陈星抵达时,门口站着一名少年,约莫十五六岁,穿着破旧工装服,手里攥着一支碳素笔,眼神锐利如刃。
“你就是陈星?”少年问。
“你是谁?”
“林远。”少年冷笑,“我在三年前梦见了你。梦里你说,‘当你开始怀疑答案的时候,你就快自由了。’从那天起,我就一直在写一个问题集,藏在下水道通风井里。直到昨天,它们自己飞了出来,变成了会说话的纸鸢。”
陈星心头一震。这是典型的“思想共振”现象??当某个个体的质疑强度达到阈值,便会激活掌天瓶遗留的信息孢子,诱发跨维度认知共鸣。
“你的问题集叫什么名字?”
“《一百个不该存在的疑问》。”林远盯着他,“最后一个问题是:如果我们所谓的‘真实’只是更高层世界的模拟程序,那么‘提问’本身会不会也是一种预设指令?”
空气凝滞了一瞬。
这不是简单的哲学思辨,而是触及了教育共同体最深的隐忧:觉醒是否也可能被设计?反抗是否也可能是系统允许的泄压阀?
陈星缓缓点头:“很好。这个问题值得用一生去回答。”
就在此时,钟楼内部警报骤响。屏幕弹出紧急通告:
>【异常信号接入】
>来源:ECHO-0原始频段
>内容类型:意识广播
>解码进度:37%
>初步分析:疑似集体遗言
两人迅速进入核心控制室。巨大的全息投影中,一段模糊影像正在拼接成形??那是无数面孔叠加的画面,男女老少,不同种族、语言、服饰,却都戴着同样的银色耳夹,形状宛如展翅的蝴蝶。
“他们是……第一批教育共同体成员。”陈星低声说,心脏猛地收缩。
影像终于清晰。一位白发女性出现在中央,目光穿透时空直视而来。
“致所有仍在追问的人:我们失败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