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阵问长生 > 第164章 神与人(第2页)

第164章 神与人(第2页)

“你们愿意听两个人都说完吗?”

万人静默,继而齐声答:“愿听!”

那一刻,天空忽现异象??光茧金晕剧烈波动,竟在云端织出一幅巨大画卷:南陵城外,火光冲天,官兵持刀驱赶百姓,而城墙之上,一面旗帜正在风雨中飘摇,旗上赫然是四个大字:“为民除害”。

可就在画面即将结束时,视角突然拉近,镜头穿过烟尘,落在一名年轻士兵脸上。他眼中含泪,手中长矛刺入一个怀抱婴儿的妇人胸膛。下一瞬,他自己也被流矢射中,倒地前最后一句话是:“娘,我对不起你……”

全场哗然。

这不是单方面的控诉,也不是简单的黑白对立。这是记忆的复杂性本身。

事后查明,那段影像并非人为伪造,而是光茧自动提取的某位死者残存意识,在特定情绪共振下被释放。自此之后,再无人敢轻易宣称“我知道全部真相”。

与此同时,极北边陲再次传来讯息。那圈与光茧同形的圆形印记,每隔七日便会微微发烫,地面浮现出一行古老文字,逐日拼凑,终成一句:

“塔心九钥,其一在汝掌中。”

念归召集七执灯使,结合历代忆典残卷,终于破解其意:古塔共有九道封印,分别对应九种纯粹情感??悲、悔、惧、爱、怒、望、愧、悯、舍。唯有集齐九种情感共鸣,才能开启塔心最深层的秘密。

“第一钥,已在我们手中。”念归举起那枚铜铃,“它是‘悔’之钥。当年李昭被抽离神识时,心中最后的情绪,不是愤怒,不是恐惧,而是悔恨??悔未能守住更多人的记忆。”

她下令在全国设立“情忆坛”,鼓励人们公开表达深藏心底的情感。不是表演,不是控诉,而是真诚的袒露。一年之内,九州共收集有效情感样本八十九万例,其中“悔”占三成以上,多为曾参与记忆清除者临终忏悔。

当第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份情感数据汇入光茧时,天地变色。

那一夜,九座核心城市镜碑同时升空,化作九道光柱直贯云霄,在高空交汇成巨大的轮盘图案。轮盘中央,缓缓降下一物??半枚青铜残片,与念归所持恰好契合。

她颤抖着将两片拼合,耳边响起苏禾的声音:“你一直以为我在逃,其实我在等。等一个不怕痛的人,来接下这支火炬。”

紧接着,整片大陆的忆玉同时共鸣,百姓梦中皆见一塔矗立虚空,门扉大开,内里走出无数身影:有守忆人,有被抹去者,有施暴者,也有无辜牺牲者。他们不再争斗,而是手牵手,走向远方。

黎明时分,念归独自登上烬余城最高处,展开一幅全新地图。上面不再是山川城池,而是密密麻麻的记忆节点,每一个光点,都代表一段被重新拾起的往事。

她提笔,在中心位置写下四个字:

**记忆即道**。

风起,槐叶纷飞,一片落在她肩头,叶脉纹理竟隐隐构成一个微笑的脸庞。她认得那笑容??是苏禾。

“先生,”她轻声说,“这条路,我会一直走下去。”

远处,一个孩子正教祖母读写自己的名字。老人泪流满面,反复练习,终于一笔一画写出:“我叫阿春,生于癸亥年三月初七,我没有死于瘟疫,我是被活埋的幸存者。”

旁边的小孙子认真记录:“今日,奶奶找回了她的第一天。”

念归转身,走入人群。

她知道,这场战争永远不会真正结束。每一代人都将面临选择:是闭眼求安,还是睁眼承痛。

但她也明白,只要还有人愿意记住,愿意诉说,愿意倾听,那么,光茧就不会熄灭,塔心就不会沉眠,而这片土地的灵魂,终将挺直脊梁,面对过去,走向未来。

多年后,当新一代守忆人在课堂上讲述这段历史时,总会提到一个细节:

在所有出土的愿种实验档案中,有一张被烧焦大半的纸片,边缘残留着一行小字,笔迹稚嫩,像是孩童所写:

“妈妈说,记住很重要,因为忘记的人,会迷路。”

这张纸,后来被陈列在烬余书院最深处的“初忆堂”中,编号001。

而每年“忆启日”的第一盏忆灯,都会由一名儿童点亮,灯芯上刻着一句话:

**你可以害怕,但不必遗忘**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