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四爷怎么可能不做皇帝(清穿) > 第128章 第 128 章(第3页)

第128章 第 128 章(第3页)

苏培盛拿着香片呆呆地看着王之鼎,还真有这样歹毒的人!一定要毁了八福晋不成?!

邬思道放下札古札雅木质奶茶配套碗,转头问:“流言里有提到八爷吗?”

王之鼎一惊:“先生是说?——目前还没有。”

“下一步可能就是了。”邬思道长长一叹,“希望是邬某小人之心了。可能下一步,就是说八爷痴情八福晋,不要侍妾生育。”

苏培盛已经吓白了脸:这是要八爷的命啊。

王之鼎看看邬思道,看看四爷,因为四爷没有反驳的模样,惊骇的失去声音。

四爷刚已经想到了这一点,这个时代,一个皇子痴情一个女子的意思,能直接要八弟失去继承权。危急关头,他反而平静了下来。

“你去八贝勒府上,找到福晋,要她照顾好八福晋。如果八贝勒回府,告诉他,一切不要担心,爷进宫一趟。”

“哎。”

王之鼎跑着离开了。

四爷看向苏培盛:“告诉府里的人,谁也不许传谣言。”

“哎。”

苏培盛快速放好香片,也跑着离开了。

四爷霍然起身,快速到书桌边,打开一份空白的章程,性音、文觉和尚等人都赶来了,四爷道:“立即去通知七弟、九弟和十一弟、平郡王等人,今天不要出门,都在工部等着爷。告诉温达,所有下面危险的活计,今天全部停下来!再去理藩院告诉容若,一定要侍卫们警醒着,保护好人不要有斗殴情况。”

“属下遵命。”

个和尚退下,四爷提笔挽袖蘸墨,一坐下来,刷刷刷地专注于书写。

邬思道声音严肃:“第一,因为关外沿海边境地方开始办学,江南匠人也有了学院,京畿地区的老百姓都很有怨言,都在说皇上和朝廷偏心。第一,因为关外边境和沿海地区一连串国策实行,大量百姓出关或者去沿海讨生活,有关人口流动的国策,需要改进,加强管理。第,有关关外的环境,曾经被流亡到边塞的已逝边塞诗人·吴兆骞之次子,有一本回忆录《尺鲤松花江》,介绍关外生活,文笔朴素感人,少量刊行看看百姓口风。……”

邬思道说一样,四爷写一样,边写边问:“爷还惦记着,给京城建造一座女子学院,侄女们长大了,不好天天呆在家里,多一些朋友玩耍更好。”

“……”四爷您说什么?

“爷还想着,找谁来配合先生教导四个女儿启蒙,这也应该去求皇祖母和汗阿玛。”

“……”四爷,您要邬某做先生,教导的,不光是阿哥,还有小格格们?邬思道真震惊了。

四爷快速地书写,还挺得意:“爷这个提议一出来,保管四九城的老百姓,保守派夫子们无心关注八弟家里的事情。”

“……”那可,真是。

邬思道深呼吸一口:“四爷,还有最后一点。朝廷不再颁发贞节牌坊,一嫁由父母,一嫁由自己。贞节牌坊的多少,不再是家族人守规矩的体现,也不是地方官政绩之一,和民风民俗亦无关。”

“这一点好。”四爷赞叹,手上轻轻地落下最后一笔。

邬思道转着轮椅上前,从怀里掏出来《尺鲤松花江》递给四爷。四爷翻了两页,眼睛越来越亮。待章程上的墨迹都干了,他合起来章程,在宽大的袖子里揣好章程和书本,言道:“先生留意,若是八弟九弟等兄弟前来,代爷宽慰他们几句。爷尽量快些赶回来。”

“四爷尽管放心。”

四爷大步出来书房,骑上车子飞奔皇宫。

几乎是同时找来的十七阿哥和弘晖阿哥,好奇地看着阿玛飞速离开的人影,一转头,看向后面嬷嬷们怀里的弟弟妹妹,脚边的猫儿狗儿,大眼睛骨碌一转,浩浩荡荡的一群人一起去后头书房,一进门看见停着轮椅在院子里看乌云的邬先生,开心地呼唤:“邬先生,弘晖和十七叔叔、弟弟妹妹们来陪你了哦。”

胖孩子欢喜顽皮的笑容映入眼帘,邬思道顿时眉开眼笑:“大阿哥来的正好,今天我们来讲边塞上的诗歌故事。”

“好哦!”弘晖高兴欢呼,十七阿哥也兴致勃勃。一群弟弟妹妹只管跟着大哥鼓掌欢呼:“好哦!”“好哦!”

浩浩荡荡的一群嬷嬷丫鬟围坐偏殿里,偏殿中间支起来一个小迷宫帐篷,太小的孩子们在嬷嬷怀里,大一点的自己爬来爬去的玩耍,胤礼、弘晖表示自己长大了,坐在特制的儿童椅子上,板着脸。邬思道眼里含笑,一开口,声音沙哑低沉有力,表情丰富:“宁古寒苦天下所无,自春初到四月中旬,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,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,八月中旬即下大雪,九月初河水尽冻。雪才到地即成坚冰,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。”还配有生动形象的解说。

孩子们听得“哇!”“哇!”,弘晖手舞足蹈地兴奋:“弘晖知道,宁古塔好,是太~祖皇帝的父亲兄弟们六个人居住的地方。”

“对!”邬思道抚掌大笑:“宁古塔好。现在我们来说一说,都有哪些好~~”

弘晖最喜欢听邬思道讲故事,和其他人不一样。弘晖没有意识到,他到了交朋友的年纪了,可是兄弟姐妹们和朋友是不一样的。四爷注意到了,有意识地安排邬先生做他的第一个朋友,他很喜欢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