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虎贲郎 > 第764章 墙倒人推(第3页)

第764章 墙倒人推(第3页)

>纵使史书不载我,

>此心长为万家明。”

翌日离去时,全村老少送至山口。孩子们抱着自制的泥犁、纸镰作为礼物相赠。曹霖一一收下,放入行囊。

归途中,武侯鼎第四次震动。这次并无文字浮现,鼎身温润如玉,从中流淌出一股清泉,注入干涸河床。泉水所至,枯草返青,桃李开花,仿佛春天提前降临。

农政官们惊骇不已,唯有曹霖跪地叩首:“前辈有灵,助我黎民。此恩不敢独享,当与天下共之。”

自此,各地仿效,凡新建水利处,皆设“引鼎泉”仪式,象征农政源自民心,润泽万物。

新年伊始,曹霖宣布启动“千童计划”:选拔千名聪慧农家子弟,免费送往流动农塾学习五年,归来后任村级农政指导员。选拔标准不限年龄、性别、地域,唯考三项:识字、算术、爱田之心。

报名者逾十万,最小者仅八岁,乃羌族牧童,徒步千里而来,只为“学会写字,帮阿妈记账”。

考试当日,曹霖亲自主持笔试。最后一题写道:

>“若你成为农官,却发现家乡父母不愿分田,怕得罪乡绅,你该如何做?”

众童作答各异。有写“晓之以理”,有写“示之以利”,有一孩童仅八字:“先替他们种好一块地。”

曹霖阅至此,拍案称善,当即录取。

春分那天,他回到展宏原故居。茅屋依旧,门前槐树已亭亭如盖。他坐在院中石凳上,翻开《均田实录》增补本,准备写下新的感悟。笔尖刚触纸面,忽闻门外喧哗。

抬头望去,只见一群少女簇拥着一位银发妇人走来。正是当年每日送粥的老妇,如今已近八十,步履蹒跚,却执意前来。

“曹郎……”她握住曹霖的手,老泪纵横,“我活到今天,亲眼看见田回来了,孩子上学了,米便宜得像水一样……值了啊……”

曹霖哽咽难言,只能紧紧回握。

老妇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包,层层打开,竟是当年他留在她家的一把稻种。“我一直留着,每年种一点,收一点,存到现在……我想,该还给您了。”

曹霖接过稻种,轻轻放在《均田实录》上。阳光透过窗棂洒落,照亮了纸页,也照亮了那粒历经十载风雨的金黄谷粒。

他提笔续写道:

>“真正的权力,不是让人跪下,而是让人站起来;不是让人噤声,而是让最卑微的声音也能被听见。这十年,我没有改变什么,只是让土地回到了它该在的人手中。而他们,用丰收告诉我:只要给一线生机,百姓就能创造奇迹。”

>

>“我不愿被称为英雄。英雄太冷,太高,离泥土太远。我宁愿是那个蹲在田埂上,教孩子认字的老农。因为我知道,历史不在金殿之上,而在这一粒种子、一碗米饭、一声‘曹叔,今年收成好’的笑脸里。”

>

>“道在田中,不在殿上。薪火相传,永不断绝。”

写毕,他合上书册,置于武侯鼎旁。窗外,春风拂过万亩麦田,绿浪滚滚,无边无际。

他知道,这场春耕,真的永远不会结束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