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虎贲郎 > 第765章 寝食难安(第1页)

第765章 寝食难安(第1页)

中山国,卢奴。

夜半时分,袁绍自噩梦中惊醒。

刚步入夏六月以来,夜中暑气逼人。

袁绍只穿简单一层绛色贴身里衣入睡,不知道是夜里闷热出汗,还是噩梦冷汗。

他坐在榻边接连张嘴长呼吸。。。

春风拂过展宏原,麦浪如海,起伏连绵。曹霖立于田头,手中仍握着那本《均田实录》,封皮已被岁月磨得发白,边角卷起,却洁净如初。他轻轻将书放入木匣,又用一方粗布覆上,仿佛安放的不是一部政书,而是一段沉甸甸的命脉。

远处传来孩童诵读声,清脆如铃:

>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

>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。”

这是新编《农童蒙训》中的开篇诗,由陆谦执笔,取古意而赋新解。如今,这声音已不只在展宏原响起,而是从陇西到江东,从燕山到五岭,凡有村落处,皆有稚子琅琅。

曹霖缓步前行,脚下的泥土松软湿润,正宜播种。几名少年正在田中练习犁地,动作尚显生涩,却一丝不苟。其中一人抬头见他,忙丢下犁柄,跑来行礼:“曹师!我们今日已翻完三亩,照您教的‘深沟浅播法’,还埋了豆饼作底肥!”

曹霖点头,蹲下身拨开浮土,细看墒情,又捻起一撮泥嗅了嗅,笑道:“土温够了,再等三日便可下种。”他伸手拍了拍少年肩头,“你父亲当年跪在县衙前求一口粮,如今你却能算出亩产几石??这便是变。”

少年眼眶微红,低声道:“我记着您说过的话:读书不是为了做官,是为了不让别人骗咱们。”

曹霖笑了,眼角皱纹如田垄般舒展。他正欲再说什么,忽觉袖口一紧??低头一看,是个六七岁的女童,扎着双髻,手里攥着半截粉笔,在地上歪歪扭扭写着“水”字。

“先生……这个字,念‘shui’吗?”她仰头问,眼神怯而亮。

“念‘shuǐ’。”曹霖蹲下,接过粉笔,在她写的字旁添了一条波纹,“你看,像不像溪流?水从高处来,往低处走,灌溉千顷田。它是活的。”

女童怔怔望着,忽然咧嘴一笑,转身就跑,边跑边喊:“娘!我学会写‘水’啦!以后我能帮哥哥记账啦!”

曹霖望着她背影,久久未语。陆谦不知何时已至身旁,轻声道:“她是去年灾民之女,父亲饿死在路上,母亲抱着她走了八百里才到展宏原。三个月前还不会说话,如今竟主动学字了。”

“人心本不愚,只是苦太久。”曹霖低语,“一粒光落进去,就能照亮整座屋子。”

正说着,一名驿卒策马疾驰而来,滚鞍下马,呈上一封火漆密信。曹霖拆开一看,眉头微蹙??是雁门急报:乌桓残部集结于阴山以北,疑有异动;更有一支神秘骑兵,打着黑旗,不劫粮仓,专烧农塾,已毁三所,两名民医殉难。

“他们怕的不是军队,是识字的农民。”陆谦声音冷了下来,“一旦百姓明白赋税怎么算、地契怎么写、律令怎么说,豪强便不能再随意欺压。所以他们要斩断启蒙之路。”

曹霖沉默良久,忽然道:“传令下去,所有边境农塾即刻增设夜课,凡参军者家属,其子女可优先入学;另调五百名‘千童计划’结业生,派往北境,每人配一把锄头、一支笔、一册《农政通义》。”

“老师,这太危险。”陆谦皱眉,“那些孩子最大不过十五。”

“正因年轻,才看得见未来。”曹霖目光如铁,“告诉他们:若农塾被焚,就在灰烬上重建;若教师被害,我们就派更多人去。他们烧得了房子,烧不了人心里的字。”

三日后,第一批少年农官启程北上。临行前,曹霖亲自为每人佩戴一枚铜牌,上刻“为民执权”四字,背面则是武侯鼎图腾。最小的一人仅十岁,背着比他人还高的竹篓,里面装着纸笔、种子与干粮。

“曹师,”他仰头问,“要是敌人来了,我打不过怎么办?”

曹霖蹲下,平视着他眼睛:“你不用打赢他们。你只要活着,把字教下去,把田种好,就是赢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