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离婚后,封总追妻跪碎了膝盖 > 第435章 生日快乐(第1页)

第435章 生日快乐(第1页)

容辞只好过去,在她身边躺下。

周围不算很安静,也不算吵闹,容辞抱着窝在她怀里安睡的封景心,不知不觉中睡了过去。

不知睡了多久,她醒来时,封景心还没醒。

她起身侧头,就看到封庭深还坐在遮阳伞下,低头正在看书。

可能是听到了动静,他抬头看了过来:“醒了?”

容辞无声点头。

这时,封景心也醒了过来,在她身上赖了一会才肯起床。

不过,在洗了一把脸,睡意跑掉后,封景心很快又精神起来,拉着容辞到处跑。

看到有人拍照,。。。。。。

大巴重新启动,驶入山谷的泥土路,车轮碾过湿润的地面,留下两道深深的痕迹。阳光从云层缝隙中倾泻而下,照亮了学堂门口那块新立的石碑??上面刻着“破晓”两个字,笔力遒劲,是昭昭亲手写的。她站在台阶上,背着画板,裙角沾着露水,像一朵刚从晨雾里钻出的蓝草花。

容辞倚在办公室窗前,看着小女孩被领进教室。她没急着过去,只是静静望着那一幕:门卫递给她一支彩色粉笔,孩子小心翼翼地接过去,在黑板一角画了一朵歪歪扭扭的小花。然后抬起头,露出一个羞涩却明亮的笑容。

那一刻,容辞忽然觉得,这世间最动人的奇迹,并非高楼起落、财富流转,而是某个无人知晓的角落,有人终于敢用一支粉笔,写下自己名字的第一个笔画。

手机震动了一下。她低头看去,是封庭深发来的消息:“今天国际教育论坛直播连线,准备好了吗?”

她回了个“嗯”,顺手将手机放在桌上。镜子里映出她的身影??素面朝天,发丝随意挽起,身上仍是那件洗得泛白的蓝布裙。七年前,她是站在巴黎时装周后台的设计师,镁光灯追逐着她的每一步;如今,她的战场换成了山间讲台,掌声来自一群会为学会写“爱”字而欢呼的孩子。

可她从未如此踏实过。

十点整,视频会议接入。联合国妇女署代表率先发言,随后轮到中方代表团。镜头对准容辞时,她站起身,目光平静扫过屏幕上的各国专家。

“很多人问我,‘破晓计划’的核心是什么?”她开口,声音不疾不徐,“不是美术课,不是技能培训,也不是资金援助。它的核心,是一个‘看见’的过程??我们看见那些被忽略的女孩,她们也开始看见自己。”

她顿了顿,调出一张照片:那是十年前第一批学员的合影。画面模糊,孩子们穿着不合身的旧衣,眼神躲闪。接着切换到最新一期毕业展现场??同样的女孩们,如今已是教师、绣娘、社区协调员,站在聚光灯下自信讲述自己的故事。

“十年前,她们被告知‘读书没用’‘女人该嫁人’‘穷人家的女儿不该做梦’。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政策、指标、评估体系,但我想请大家记住一点:改变从来不是自上而下的施舍,而是自下而上的觉醒。当一个女孩第一次拿起画笔,她画的不只是图案,是尊严的轮廓;当一位母亲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发布求助信息,她传递的不只是灾情,是话语权的回归。”

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。片刻后,掌声由远及近,透过网络传来。

会后,多家媒体请求专访。容辞婉拒了大部分,只接受了一家独立纪录片团队的拍摄邀约。他们曾跟踪记录“破晓”三年,拍下了太多无法被数据量化的瞬间:阿依婆婆第一次坐上救护车时紧握容辞的手;达瓦在应急演练中指挥村民撤离时颤抖却坚定的声音;还有那个总躲在教室最后排的小姑娘,如今主动举手说:“老师,我能教妹妹认字了。”

拍摄结束已是傍晚。夕阳把山坡染成金红色,远处传来孩子们嬉闹的声音。封庭深走来,手里提着保温盒。

“你又忘了吃饭。”他打开盖子,热腾腾的小米粥冒着白气,“医生说你脚踝旧伤不能太累,可你今天跑了三个村寨检查重建进度。”

她笑了笑,接过碗,“我不是有你在旁边扶着吗?”

他坐下,轻轻握住她的手,“你知道刚才论坛直播有多少人观看吗?全球超过两百万人次在线。有人留言说,这是第一次看到‘公益’不是悲情叙事,而是力量生长的过程。”

她低头吹了口气,喝了一口粥,“其实我也不确定这条路能不能走远。我只是知道,如果我不做,就永远没人开始。”

夜色渐浓,星河低垂。他们在观星台并肩而坐,像无数个过去的夜晚一样。风穿过松林,带来远处溪流的轻响。

“你还记得我们结婚那天吗?”她忽然问。

他侧头看她,“怎么突然提这个?”

“民政局外面阳光很好,你穿了那套深灰色西装,领带打得一丝不苟。我说想种一棵树当纪念,你说太麻烦,不如买块表。后来……我们真的买了表,可那棵树,是你偷偷托人种在校门口的枇杷树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