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转身走向广播室,接通全球“心声树”网络。
“各位,我是阿岩。现在我宣布,‘心井’不再是一个地点,而是一种状态。只要还有人愿意听,它就无处不在。”
随后,他按下按钮,引爆预设装置。
不是炸毁,而是**释放**。
蓝莲轰然绽裂,化作万千光点升腾而起,随风飘散至四面八方。每一粒光尘落地,便在土壤中催生出微型晶体芽苗,形如铃兰,散发柔和蓝光。
与此同时,十七名核心觉醒儿童同时闭眼,双手交叠于心口。他们集体吟唱一首无词之歌,声波与光尘共振,形成覆盖全球的隐形网络。
三日后,世界各地陆续报告异象:日本京都古寺的青铜钟无故自鸣;埃及卢克索神庙壁画上的耳朵图案渗出水珠;纽约中央公园一棵枯树一夜返青,枝头挂满天然结晶小铃。
科学家检测发现,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新型纳米级矿物粒子,可自然附着于人体神经系统,轻微增强情绪共鸣能力??不会强制读心,但会让“直觉”变得更为敏锐。
人类并未突变,却悄然进化。
财团军队抵达格尔木时,只见到一口干涸的井,和一块石碑。上面刻着两行字:
>**此处曾有一口井,
>但它已流入人间。**
战争没有爆发。因为就在那天,巴西营地一名士兵接到家乡来电:他年幼的女儿梦见自己掉进黑洞,有人对她说:“叔叔,你手里的枪很冷,但我听得见你想妈妈。”
他当场跪地痛哭,扔下武器。
类似事件在全球上演。边防哨所的守卫放下瞄准镜,难民营的看守打开铁门,工厂监工取消加班令。不是命令,不是法律,而是某种更深的东西苏醒了??**共情**。
半年后,联合国设立“倾听与发展基金”,首批拨款用于建设一千座“心声树园”。孩子们在树下讲述噩梦,老人诉说孤独,失业者倾吐焦虑,而倾听者不做评判,只说一句:“我在听。”
而在云南山村,岩?终于开口说话了。她不再是那个蜷缩火塘边的哑女,而是村里最小的心理疏导员。每天放学后,她都会坐在老槐树下,身边围着一群孩子。
“你不怕吗?”有人问她,“听那么多难过的事。”
她摇头,指着胸前挂着的蓝晶碎片:“因为我不是一个人在听。穿蓝裙子的姐姐说,每滴眼泪都有名字,只要有人记得,它就不会白流。”
某个雪夜,阿岩再次登上铜铃塔。星空依旧浩瀚,但今夜的银河似乎更加明亮。他取出一只新制的铜铃,轻轻一摇。
远方,十七个方向,几乎同时传来回应铃音。
他笑了。
他知道,江聆没有离开。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??活在每一个愿意倾听的瞬间,活在每一句“你说,我在”的承诺里。
李婉走上来,靠在他肩头。“你说,将来会不会有一天,所有人都能自然听见彼此?”
“也许不会。”阿岩望着远方,“但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听,希望就不会断。”
风起,铃响,雪落无声。
而在地底深处,新的蓝晶正在生长。这一次,它不再藏于枯井,而是沿着树根蔓延,缠绕着春草的嫩芽,悄悄探向阳光。
春天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