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葬明1644 > 第166章 危局(第1页)

第166章 危局(第1页)

按照今年年初,李自成在西安建号称帝时的规定,大顺爵位分为五等。

在襄阳时为权将军和制将军的封为侯爵,比如说刘宗敏是侯,田见秀是泽侯,李锦李过是毫侯,袁宗第是绵侯等等。

在襄阳时为果毅将军、威武将军的,则封伯、子、男爵不等。

比如说刘体纯是光山伯,白广恩是桃源伯,原河南总兵陈永福是文水伯等等。

伯爵以下,还有子爵三十人,男爵五十五人。

这些子爵和男爵,也不是纯粹的装饰品或者吉祥物,而是真正实封的爵位。

比如说后世名气极大的高一功就是男爵。

高一功不仅仅是李自成的小舅子,而且还是商洛十八骑之一,和李自成是实在的不能再实在的亲戚,又陪着李自成共患难过,但这个时候,也只是个男爵而已,封号是临朐男。

这么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,都是公侯伯子男这五等中最低一等的男爵,可见大顺新建之初,爵位的含金量还是相当高的。

当然了,韩复向大顺朝廷索要爵位,并不是贪图虚名,而是为了自抬身价。

他现在虽然广有荆襄,但实际上还只是个小小的都尉而已。

在武将官职严重通胀的明末,一个相当于参将、游击的都尉,实在拿不出手。

在面对自己人,以及襄阳府境内的这些地方官的时候,情况还好一点,毕竟大家使用的是另外一套官职制度。

而想要招降明廷的官员,将领,以及河南、鄂西的那些土寇的时候,一个小小的都尉,就未免过于寒酸,有些吸引力不足了。

你韩再兴都只是个都尉,我们投过去,你能让我们当啥?

另外一个,则是为了将来无缝对接,投降明廷做准备。

南明朝廷的这些官员,虽然嘴上说着不承认大顺这个伪朝,但是在安置顺军降将的时候,还是在相当程度上参考该将领在顺朝时的职位,爵位和影响力的。

自己在大顺时是个伯爵,投降到明廷以后,运作得当的话,也还是有可能继续弄个伯爵当当的。

有些事名不正?言不顺,有了名头,才好办事。

包括韩复要求大顺朝廷准许其在襄阳开镇,并总领鄂西军民事务,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。

虽然不论大顺朝廷同意不同意,暂时都没办法影响到他韩复在荆襄郧一带的实际地位,但有朝廷背书,总归是比没有的要好。

而且,南京的朱皇上不是派人要招抚自己么?

自己给李自成提的条件,同样可以用来和朱由崧拉扯一番。

不过。

韩复虽然不是贪图虚名,但张维桢和杨士科这些人则犯了难了。

大顺现在虽然风雨飘摇,但爵位毕竟还没有贬值。

像是田见秀、袁宗第这些跟着永昌皇爷造了一辈子反的大将,才都只封伯爵而已。

如今韩大人虽然战功彪炳,但毕竟入大顺还不足一年。

而且,鄂西虽大,但放到整个天下而言,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。

这点功绩,就想要封伯爵,多多少少也有点趁着顺朝颓废,狮子大开口的意思了。

但韩复也说得很明白,大顺如今都这般境地了,还有自己这样敢打能打的新锐将领愿意给朝廷卖命,还有啥好说的?

一个虚名,即可让自己继续当大顺的忠臣,这买卖怎么算都是赚的。

否则的话,若是自己以荆门、襄阳,乃至郧阳之地投降明廷,那大顺这边岂不是哭都没地方哭了?

韩大人都这般说了,张维立即表示赞同,杨士科无可奈何,胡朝鼎做不了主,只说要回去和他家老爷商量一番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