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葬明1644 > 第179章 梅花(第1页)

第179章 梅花(第1页)

韩复展开信札一看,映入眼帘的便是:

“窃惟将军起自荆湖,义声感人,师出郧阳,连下数,擒明廷奸臣高斗枢、徐启元、王光恩等,挫匪军之锐,廓清襄郧之妖氛。

“某等虽在南阳,又岂不为将军贺哉?”

"

“近闻关中鼎沸,遍地腥膻,朝廷有倾覆之危,人民有惶然之感。职等以微末之躯,身寄守土重托,窃念社稷未安,盗寇日,虽南阳尚有三尺之净土,亦惴惴不宁也。”

又说:

“夫襄阳控中州之咽喉,南通荆楚,北控洛伊,诚为拱卫之地也。将军起于行伍,讨逆贼,军纪严明,秋毫无犯,远胜古来名将。将军贤名,职等素来闻之。”

“值此天下板荡,赤县危难之际,特遣使递书,愿求一晤。或可并力图存,共商大计,以保一方之生民,存数缕华夏衣冠。庶几不负天地苍生之望!”

“草莽之言,尚祈将军鉴纳。”

落款上写着:“大顺永昌二年正月十三日,南阳府尹刘苏谨启,威武将军牛万才同书。”

这封信并不长,统共也就两百余字,韩复快速的扫了两遍,然后又不动声色的收了起来。

刘苏这个人在史上寂寂无名,韩复没有听说过。

但是如今统兵驻守南阳的牛万才,在历史上还是有点名气的。

大顺覆灭,李自成身死之后,他还在湖南等地活跃了好一段时间,并且和李过、袁宗第等人,一起受托于何腾蛟,被编入了忠贞营。

和牛万才一起被编入忠贞营的,还有目前驻守在荆门州的总兵马进忠。

没错,如今韩复集团南北两端,两个互不统属,互为仇敌的大将,在接下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,都因为同一个理由??不愿剃头降清,而走到了一起。

其中马进忠本是可以和左梦庚一起投降清廷,安享富贵的,但人家表示,他混十万可以做贼,也可以当朝廷的鹰犬,但就是做不来剃头的鞑子。

包括李过等人在李自成死后,也不是没有考虑过投降清廷,但最终都因为不愿意剃头,而选择了继续抗争到底。

如今陕西、山西的局势崩坏成这个样子,刘苏和牛万才在没有安全感的情况下,想到自己这个南边的老邻居,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。

韩复收起书札,又问道:“你久在南阳,南阳的情况如何?这牛万才手中有多少兵马?”

“回大人的话,南阳这一二年来未遭兵祸,城池倒是完备,库中也有些积粟。只是民心浮动,人人自危,兵也无固守之志,以小人愚见,恐怕鞑子一来,就是要投降的。”

高再弟在南阳待了大半年,对当地情况还是相当的熟悉,紧接着又道:“牛万才说是威武将军,但兵马不过千四百人而已,战力并不强。反正小人看来,我襄樊营任意一个干总司与其放对,都必胜无疑。只不过,南阳近来盗

贼蜂起,又有不少败军南来,使得牛万才手里的兵马较以往,稍微多了一些。”

高再弟虽然一直都在搞情报和外联的工作,但毕竟也是正儿八经接受过操练,上过战场的,对于战力基本的判断还是有的。

牛万才所部,并不算是大顺的核心部队,襄樊营的主力强过他的兵马,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。

“嗯。”韩复颔首道:“牛万才的兵马虽然弱些,但毕竟还是敢打的。”

高再弟愣了一下,不明白自家大人是怎么得出的这个判断,正准备问时,却听韩复又道:“南阳附近的大股巨寇和败逃来的顺军兵马,你可有联系?这些人对我襄樊营,是何等态度,可愿意归降?”

“大人,伏牛山等处号称有七十二寨,以插翅虎、张长腿、谢黑脸等为大,小人在南阳时与此数股人马都有往来。原先插翅虎几人,听闻我襄樊营势强,又可吃粮,都有些意动。但若是归附,又不免受制于人,因此又有犹疑

不定。可等到鞑子到了河南以后,这些人又有分化,有说干脆直接降了鞑子的,也有说不愿意剃头当鞑子想要南来的,莫衷一是。

说到此处,高再弟抬眼向着韩复望了一望:“小人虽背靠襄樊营,但毕竟人微言轻,只能做些游说联络之事,难以实在促成。如今南阳群寇人心惶惶,大人若是派一得力之人,携大人亲笔书信前往招抚,多了小人不敢说,但

招来几千打过仗的兵马,应当还是可以的。”

襄樊营刚刚成立之时,由于队伍太过弱小,韩复确实急于吸纳各方力量来壮大自己的实力。

但是这半年来,招揽来的杂牌军,还是不如自己培养的士卒好用。

韩复当然还是要继续大搞统战工作,可对于那些土匪巨寇,尤其是襄阳之外的土匪巨寇,需求没有那么的强烈了。

但还是那句话,不喜欢的玩具,自己可以不玩,但不代表要送给别人玩。

伏牛山上的这些人,能争取还是要争取一下的,愿意来的,到了襄阳之后就算没多少战斗力,去填线也是好的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