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世忠也不含糊,当即把他那个小队都召集了起来。
他这个小队有两个伍长,都是参加过双河镇之战的老兵,还有几个是从郧阳明军改编过来的,剩下的都是新兵。
战力在整个第四千总司里面,属于是中等水平。
考虑到追击的时候需要远程火力,崔世忠又把袁惟中和另外两个火铳手给拉了过来。
时间紧,任务重,崔世忠也没有多余的话,只是硬邦邦地道:“赵旗总叫他们去追鞑子,他们就去追。分成两路,一明一暗,俺领着两个长枪手在暗处,明处的就由袁兄弟领着。尽量捉活的,活的值钱。别的没啥了。”
军队不是个讲民主的地方,这个时候更没有讨价还价的空间,崔世忠的话说出来就是命令。
他也再没有别的言语,端着那杆扎着鞑子人头的旗枪,带着另外两个长枪手,当先迈开大步,开始绕着圈的包抄追击。
袁惟中是火铳手,入夜以后,尤其是当战事进入到更加细致的清剿残敌阶段时,能够发挥的作用很有限。
刚才正帮着打扫战场呢,忽然就被叫了过来,然后又莫名其妙的成为了代理小队长。
很有一种,我一个火铳手,怎么就到战兵小队来了呢的感觉。
不过他也是个实在性子,也没有二话,领着剩下的小队成员,就迈开大步,往山上而去。
此处山势并不算很高,换算到现代的话,海拔也就两三百米的样子。
山虽然不高,可毕竟不是平地。
尤其是大半夜的爬野山,更是一个技术活。
那几个疑似巴图的鞑子,虽然比袁惟中等人更先行动,占得了先机,但这个时候其实并没有逃出太远,还不到半山腰的位置。
袁惟中是四川人,是爬惯了山的,很有经验。
他走在前头,左手用枪托撑着地面,来试探地面的结实程度,看足不足够供人通过。
右手用刀子开路。
管你草丛里是人是鬼,还是别个什么东西,通通先砍上几刀再说。
在这个过程当中,身后的两个火铳手,会交替进行射击。
能不能打中并不重要,重要的锚定敌人位置,保持火力上的压制,让敌人始终处在随时都会被击中的恐惧之中。
人在恐惧之中,体能会消耗的极快。
尤其是那伙鞑子,既不敢,也没有火把可打,完全就是在摸黑逃窜,时常磕了碰了摔了,甚至运气不好的,还会一脚踩在坑洞里,陷在里面出不来。
光是为了躲避这些东西,就消耗了他们很大一部分体能。
而袁惟中等人不一样,他们是追击方,并不怕暴露位置,可以光明正大地打着火把。
什么,你说暴露位置,会不会引得鞑子停下来反击?
那太好了,我火枪也未尝不利!
此消彼长,那伙鞑子不仅没有甩开身后的追兵,反而被不断的拉近距离。
山下,火把如龙,不时传来各种各样的声响。
原先营地的位置,更是被照亮得如同白昼一般,而且不知何故,爆发出一阵巨大的欢呼声。
翻过一块大石头的巴图,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,远远的什么也看不真切,但那团光亮中,似乎飘扬着一面大纛。
就在自己大旗不远处的地方。
那是襄樊营的大纛,那是那位名叫韩复的,襄樊都尉的大纛。
巴图的动作,以及山下的响声,也引得跟着巴图一起逃亡的几个鞑子的注意。
众人看了两眼,都是齐齐用最为怨毒的字眼骂了出来,发泄着心中的憋屈与愤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