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于唐心为何要在亲事上做手脚,无非便是想报小兰的仇。
原本赵素素想上门理论,没想到皇太后一道懿旨,说是想起何贵人的案子,夜夜不能安睡,决定惩治与大姨娘相关的人。
于是赵素素转眼便成了罪臣家眷,哪怕她还未过门,也和沈家庶子一起被丢入大牢。
唐心早已不是侯夫人,她以唐家嫡女的身份,被邀请观礼。登基大典与封后大典同时举行。
她已经无需守孝,因此自然是盛装。她穿着灵犀阁的新品——日光绸制成的礼服。
这布料与浮光锦有异曲同工之妙,同样取尽光影之美,只不过是更艳的色彩。
高高的朝天鬓上坠满各色宝石,插着赤金打造的步摇。若不是她生得美艳出众,根本压不住如此华丽的装扮。
座上不少人都被唐心吸引。偏偏她浑然不觉似的,落落大方地接受所有目光,更显得雍容华贵。
而在一旁等候加冠的皇后,恨恨地捏紧了手指。她生得很清丽,是另外一种美。可惜在这种场合,气势确实弱了点。
这女子正是曾经的唐家厨娘——袁媛。不过这层身份没人敢说,只说她是镇国公府的小姐。
唐心百无聊赖地打量周围,也不知这安排座位的人是有意无意,她的座位被安排得很奇怪。
明明和皇帝的位置是对边,却靠地很近,似乎比皇后的位置还要近。
好在吴狗今天表现地很靠谱,一副仁君的模样,没有给她招惹出什么麻烦。
她抿了口花雕酒。按理说,这位置应该设在天台上,新帝说希望登基后,自己能脚踏实地。因此便设立在天台底下。
等到冗长的仪式过后,帝后二人携手归位。许是日光太刺眼,在路过唐心时,吴钩望了眼她。
两人恰好对视。她似乎看到那双眼里,隐约的两个光圈。还以为自己是眼花了,可惜等她再想细看,那人已经走远了。
而凯旋的大军恰好抵达城外。从天台望过去,能看到那乌压压的一片。
为首之人银甲黑发,明明该是意气风发的场面,他身上却透着无边的寥落。
此时天蓝云白,日光热烈。若是所有的故事就停留在这,倒也还算圆满。
可惜世事就是如此,不尽如人意才是常态。
五年后,东都洛阳。
新帝登基后,吸取东南之乱的教训。沿海之乱在于抑商。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商贸的政策,同时也重视农耕。
而这些政策,和他第三年做的事比起来,也不算什么。这一年,袁皇后病逝。新帝悲痛万分,说是不忍长留此地。
这时东南民生发展得极好,他竟然力排众议,做出了迁都金陵的决定。也不知为何,还定了原本在西边的洛阳为东都。
虽然南方地区的生活愈发富裕,洛阳里不乏跟着迁走的诸多大族。
也还是有那固守祖宗古法的世家,坚决不肯迁走。不过这里边可不包括,城西那一户衰草遍生的人家。
门口的石狮子倒是没有变化,依旧威风。大门上面脱落了些许红漆。
几个圆头圆脑的小孩,正在不远处追逐打闹。而在跑到石狮子前面时,原本在追人的小孩停住脚步。
他做了个鬼脸,“念儿,这里有吃人的鬼!我不陪你啦!”
说完他扭头便跑,摇晃着肥嘟嘟的屁股一溜烟便跑走了。
而站在原地的念儿胆子很小,顿时感到吹来身后一阵阴冷的风。他被吓得不敢动弹,连伸腿的力气都没有。
“呜呜……”包子脸的小孩僵了许久,不敢向前也不敢回头,终于没忍住哭起来。
他哭得太大声,根本没听到身后“吱嘎”一声的推门声。
因此等到横空伸出一只手时,念儿被吓得一屁股坐在原地。他害怕地望过去,“鬼……不要吃我……”
“孩子,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?”
一张从未见过的,异常好看的脸映入眼帘。念儿彻底看呆了,鼻子上挂着一个鼻涕泡。
难道鬼都长得这么好看?
小男孩没再哭了。
而等寻找他许久的女人赶到时,便看到自家安静如鸡的儿子。那一刻还以为是出啥意外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