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位夫人,您在这里看了好久了,可是有这寻人启事的消息?”衙门的看守在她驻足了一刻钟过后,忍不住上前来问了。
林氏回神,轻轻摇了摇头:“不是。”
她否认后对方难免可惜:“您可以再仔细想一想,如果能提供有效消息,可得五十两赏银呢。这已经贴了一个多月了,起初还有好些人来提供信息,只是没一个有用的。最近就没什么人来了。”
“我就随便看看而已。”林氏浅声答后,很快就离开了。
而这事儿她虽然记挂了几天,只是也没人提起,后来她也就渐渐淡忘了。
十月初。天气渐冷,小统说再过几日气温要降到十度左右,几乎维持一整个冬日。出门得裹紧棉衣,否则冷风窜进衣裳里,拉肚子还是小事,只怕要得了风寒。
“今年真的好冷。”蓉蓉缩在床榻上,屋里甚至点着炭盆,还裹着被子才觉得没那么冷。
冬天太难熬了,总觉得被窝之外的都是远方。
林氏看她一副被封印的模样,差点就气笑了:“你怎么在这里偷懒,快来帮帮我呀,不然我一个人要收拾到什么时候?”
“好吧。”蓉蓉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被窝。帮着阿娘把新买回来的几套厚实男装给打包好,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大包,是被子褥子。
买这么些东西还打包,自然是为了拿去珩山书院给小晚。
他去那边念书也有小半年了。这眼看着就要入冬了
,林氏赶紧得给小晚安排好这些,否则就怕穿不暖给冻坏了。
前两年家里条件都不好,冬日是尤其难熬的。不仅吃不饱穿不暖,分分钟还可能冻伤。
先前他们都是去捡柴,回家生一个小火堆然后凑在一起取暖。吃饭最艰难的时候,是一家子四人分一小捧米,煮成了稀稀的米汤,一人一小碗喝下去。
米汤下肚,倒是能暖一暖身体,但是治肚子是不可能的,根本吃不饱。
所以姜家的三个孩子都是偏瘦的。蓉蓉因为身体缺营养,发育都比别家孩子晚几年,现在还矮别家姑娘半个头。姜晌倒是长个子,可惜不长肉,站在本就是中等身材的钟忱旁边,显得瘦了一圈。
而小晚远在书院,林氏也不是三天两头能见到他,眼下最最令她放心不下的就是小晚了。
所以在两天前,她询问过女婿能不能去珩山书院送东西。商瑾玄就开了一封拜帖交给林氏,说拿着拜帖就能有人帮忙打点,顺利把东西送到姜小晚手中。
这不,林氏就赶紧去置办东西,收拾好了就和女儿一起去一趟珩山书院。
“夫人,可以出发了吗?”屋子外传来应淮的问询。
林氏应道:“好了好了,我们这就将东西搬出来。稍等一会儿……”
话音刚落,应淮已经从门外探头进来,看两个包袱都装好了,就直接来拎。“外间风大,快些上马车吧。”
马车很快地出发了。林氏怪不好意
思的,也不像女儿一样坐得东倒西歪。
因为觉得麻烦到应淮了,就东拉西扯聊了起来:“应小哥,外面冷,要不要把手炉给你?”
“娘,只有一个手炉。”蓉蓉委屈巴巴,完全舍不得把手炉让出去。她觉得离了手炉就要冻僵了去。